小企这一站:无锡博物院,地方特色浓郁
BY小企9999
从东区取票过安检,常规思维肯定就近开始看,一二三楼都是适合小朋友的科技馆,自然科学馆,四楼关着门,五楼写着下午两点开放(当时12,38),还以为无锡博物馆就这样子,几欲奔溃。
下楼后才发现还有中区和西区,原来好看的都在这边呢!
梁溪折桂算是无锡博物院开放10周年的总结,汇集了其他个分类展厅的大部分精品。
进门先是大宝剑,这柄菱格纹青铜剑品相好,纹路清晰精致,比放在盒子棉胎中的吴王僚剑精美得多。
三柄戈都不错,最上方的错金王子于戈部分金纹灿烂依旧。
陶兽头:造型特别,双眼鼓凸,和雄鼻阔嘴巨牙搭配,强健有力。
这尊观音造像上大下小,看着却并不觉得失调,反而会把观者的目光吸引到上部,有意思。
无锡周边元朝官员钱裕墓中出土的银器”陈铺“造银盏:这家陈铺在当年行业内的地位估计是很牛逼的。除此之外,出土的还有银春瓶,银盒等多件精美银器。
这个金丝发罩非常精美,要凑近玻璃看才过瘾。
元春水玉带扣:镂雕透雕高浮雕结合的工艺,线条流畅,想象奇异
这个金盏珍贵之处在于里面的阴刻线条花纹
南宋梅子青釉鬲式炉
尤其是乾隆御览过的那些字画,相当珍贵。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乾隆的题字,一个字快顶上原帖一半大了,喧宾夺主得特有意思
帖后还有这么多评述,盖着这么多章呢。
无锡博物院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元代无锡人倪瓒倪云林的《苔痕树影图》。
赵孟頫的行书临兰亭序卷
朱元璋手谕
宋迪款楷书华严经,从边上钤印的章上可见乾隆当年御览时已是太上皇帝。
明文征明的蕉石鸣琴图轴
明 陈用卿 提梁壶
顾景舟梨形壶
清邵大亨仿鼓壶
清 玉麟款寿桃壶
胖丫头是旧时家庭富裕的象征,这个清代的大阿福是无锡泥人泥塑的代名词
这个蟠桃会人物众多,彩绘鲜艳的清代群塑被选入了梁溪折桂。
实际上无锡泥人精彩的地方在于戏曲题材的造型,这几个也得以入选。其实后续西区专馆内还有大量精彩的泥人值得观赏。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无锡籍的一些书画名家的作品
精品非常多,陶陈丹青话意思,这些书画作品,能看原作还是得去看原作才好。
西区是常规的分类展出,每一层都不错。再挑几张西区紫砂陈列展以及泥人馆的精品吧
紫砂壶非常多,应该能够囊括曼生十八的所有形制。
曼生设计茗壶"十八式",在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历史上是一件重要之事,下面就“曼生十八式”及其题识作略微介绍。
一、“石”,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种。
二、“汲置”,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
三、“却月”,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
四、“横云”,此云之腴,餐之不癯,列仙之儒。
五、“百衲”,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六、“合欢”,蠲忿去渴,眉寿无割。
七、“春胜”,宜春日,强饮吉。
八、“古春”,春何供,供茶事:谁云者,两丫髻。
九、“饮虹”,光熊熊,气若虹:朝阊阖,乘清风。
十、“瓜形”,饮之吉,瓠瓜无匹。
十一、“葫芦”,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
十二、“天鸡”,天鸡鸣,宝露盈。
十三、“合斗”,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十四、“员珠”,如瓜镇心,以涤烦襟。
十五、“乳鼎”,乳泉霏雪,沁我吟颊。
十六、“镜瓦”,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
十七、“棋奁”,帘深月迥,敲其斗茗,器无差等。
十八、“方壶”,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
许许多多,精彩生动
无锡还是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好的地区,这部分无锡博物院也做了不错的展示。
总之,无锡博物院的明清书画和地方历史文物最富特色,尤其是紫砂壶和泥人,地方特色浓郁。
攻略:和大多数博物馆一样,周一闭馆,其他时间开放,需携带身份证才能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