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2019-01-18 作者: hongyangli

【行客】这里奇形怪状的石头或许隐藏着天地人寰的密码

但是实在无法想象,那些像男性生殖器一样的造型是怎么来的?似乎这并不重要,这是大自然的秘密。

游走敦煌的时候,去酒泉天宝大景区转了一圈,顾名思义,天宝即物华天宝之意,里面全部是自然之物——石头,各种各样奇形怪状,天上的陨石,海里的沙漠的草原的,国内的国外的石头琳琅满目,完全是一座珍宝馆。

事实上,这里原本就是一座石头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这里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由25个主题展区组成,规模化、情景化、艺术化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和当代知名观赏石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赏石文化景区,也是首个国字号的赏石艺术博览园,被授予国家级“赏石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单位及三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认证,是全国藏石最多的石主题民营收费博物馆。

太令人震撼了,从来没见过的石头在这里密布于展台,一块牌匾显示这里共收藏国内外各类奇石美玉168种、11000多件,拥有镇馆之宝孔雀石《通天神柱》、雅丹石《十八罗汉》、玛瑙《天下粮仓》、藏瓷《昆仑神话》、紫翡翠《九龙观音》、发晶《自在观音》等数百件孤品、绝品;拥有“两个全国第一”、“一个新石种”,“两个全国第一”是雅丹石藏品数量全国第一,约有500多吨;卡通石藏品数量全国第一,约有600多吨;“一个新石种”是富康集团发现并向中石协申报命名了的“酒泉黑鹰石”这个新石种,目前景区拥有黑鹰石3000多吨,藏量为全国之首。规模之大、布展水准之高、奇石品种之多、藏品数量之巨、规格档次之高、内外环境之雅,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对于石头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此一无所知,最多知道一些传说中的名字,比如鸡血石、绿松石等,甚至说不上来10种吧,而在这里简直唾手可得。但是实在无法想象,那些像男性生殖器一样的造型是怎么来的?似乎这并不重要,这是大自然的秘密。

最奇怪的造型莫过于一种卡通石头,有资料表明,这种石头最早发现于青海穆盖滩沙山,这种石头造型虽然奇特,但石头表面不光滑,石质也比较软,摔在地上容易碎裂,因此并没有引起重视。那时,当地人把它称作沙疙瘩石,或者泥浆石,就是因为它仿佛是沙子凝结堆积起来的,因此那时一块石头的价格也就是十几、几十元钱。有经营石的人带到柳州后引起关注,专家鉴定后认为是古陶石,主体颜色就是类似陶土的黄色、黄白色、褐色,还间杂着起到给造型画龙点睛的黑色。是由沙质岩浆凝结而成的,因此一块未经打磨处理的卡通石的表面,一眼看去就是细粒沙黏结而成。

这种卡通石的形成过程,应该是红色砂砾在历经常年的风化后,在冲刷而来的河流中溶解,然后跟地表风化的砂砾、黏土搅拌在一起,形成类似石灰、砂砾和黏土组成的水泥一样的块状物,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向下滚动,由于地形坡度和流动过程中的各种阻力的作用,就形成了大小不等、形体各异的疙瘩,在低洼的盆地堆积下来,再被沙土掩盖,形成了如今埋藏在山体中的卡通石的样子。

卡通石形状可爱造型别致各异,有人物、动物,以及抽象物。有的像公鸡,黄褐色简洁的线条勾出公鸡身体的轮廓,大大的鸡冠子是黑色的,高高翘起的尾巴上有蓬松的黑色羽毛,仿佛还闪烁出金色的光泽。还有鼻头黑黑,耳朵黑黑,爪子黑黑,身体是土黄色的憨态可掬的小狗。

还有黑色的恐龙蛋被土褐色的圆形巢穴包裹着即将破壳而出的造型,纯黑和包裹体(母体)互成套色,因此这种石头,被藏石家称为石蛋。还有母子相互依偎的造型。还有头戴黑色纶巾的两名古代文士,邂逅在赶考的路上,两人相互拱手揖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卡通石不以质地取胜,而以造型取胜,它的成型率据说有40%,但是造型精品率跟所有的藏品一样很低,因此卡通石精品的价格涨幅达几百倍。

当然这里还有传说中的很多珍贵石头,珍宝一样形成于天地之间,比如氟石,又称软水紫晶,软水绿晶,萤石,石色为黄、绿、蓝、紫等,具有玻璃光泽;还有孔雀石,实际为铜矿的尾矿石,色泽碧绿且具有光泽,石面上有如孔雀尾状的圆形图案,故而得名。还有芙蓉石、木化石、黑云母片石、腊石 、鱼鳞石 、英石 、菊花石、龟纹石 、吴壁石、昆山石、宣石、砂片石、千层石等等,眼花缭乱令人叹为观止。

石头是大自然的杰作,蕴含了天地精华,石头上千变万化的纹理和美丽的图像,或许是原始人的思维活动产生的影响罢,原始人从石头上的自然纹理和图像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从而产生了原始文字和绘画,萌发了原始艺术。

虽然至今仍没有史料以及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否认。因为既然动植物如贝壳、龟壳等原始文化能发生影响,为什么石头就不能呢?既然现代人能模仿石头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为什么原始人类就不能呢?

有人说石头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天然瑰宝。用石头敲打世界的过程中,人出现了,开始摆脱蒙昧、走进文明。数百万年以来,石头是人类思想感情、文化、文明的记录本,一直到今天!或许这里奇形怪状的石头隐藏着天地人寰的密码,谁知道呢。

 

 

行客旅游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6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