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2021-12-24 作者: 放猪江湖

神秘莫测金伦洞,沉睡千年后展现出奇石异景

我想,如果还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得体验下在暗河中漂向未知世界的感觉……

出马山县城向北行驶,大约30多分钟的车程,便到了位于大明山脚下的金伦洞,据说,广西壮族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韦金伦曾在洞中读书,并遇到了神仙获得宝贝,此后造福乡人,于是人们就将这里命名为“金伦洞”。

作为4A级景区,金伦洞集自然风光和地质探秘、探险于一体,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大、最深、最长,溶岩景观最丰富的原始石漠溶洞,与沿线灵水湖、大明山、红水河、七百弄并称为广西五大自然景观。

景区导游说早在1987年,中英联合洞穴考察团进洞进行了27天的考察,最后得出结论,金伦洞是广西最大、最长、最深的原始石漠化溶洞。

沿步道进入洞中,一侧是静水流深的暗河,一侧是光滑的石壁,石壁上和洞顶生长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的照射下,显现出瑰丽的姿态,各种石柱、石花、石幔、石布、石灯、石盏、石瓜、石禽、石兽数不胜数。

洞内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钟乳石,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宛如夜空的银河倾斜而下,闪烁出像银子、似钻石的光芒。不得不感叹,洞内景观确实气势恢宏,天然造化的石柱石笋形象逼真,令人无限遐想。洞中的小河奇景倒映,形成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景观,堪称世界一绝。

浏览这各种溶蚀形态和钟乳石堆积物塑造而成的点点繁星、光怪陆离的奇妙景致,简直就像梦幻世界、人间仙境,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有的景致如如弥勒行吟,似百兽觅食,众仙聚集,更是有庞大的石琴,以石、物击之,竟奏出袅袅琴音,给洞里增添了无穷魅力,同时也保留了洞内的神秘莫测.....

作为世界十大名洞之一,“金伦洞”早已名声在外。群山环抱的峡谷里奇峰秀水,树木避天,洞中有河,河中有洞的奇特构造自古以来就笼罩着神话般的色彩。

导游说,金伦洞目前共开发有A线和B线。A线为导游线,B线为探险线。金伦洞共有8个出洞口,洞中地段有直有弯,九曲回廊人惊喜频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洞中有一根针形的钟乳石,那是原始社会的“石骨针”。经过“石骨针”,是一位威严慈祥的“老人”,据说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正默默为炎黄子孙祈福。往前行走百十步,便来到了商朝的都城“朝歌”,“朝歌”的前面是一只“巨蛙”,它静静地观看着武王伐纣,姜子牙垂钓渭水之滨,它已经从周朝看到了现在,可还是看不够。缓缓行进就走到了周朝末期,眼前景象如同烽火狼烟,讲述的正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金伦洞长而大,路宽且平。溶洞共穿越12座山腹,游程近10公里,上至山顶,下至地下河,形成美丽奇巧的地门开窗。

游客步道途中有一个“天窗”。这是金伦洞惟一透进自然光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头顶蓝蓝的天空,也可以看到洞口四周的绿树与碧草。外面新鲜的空气与洞府的凉爽上下交融,令人心旷神怡。

洞中的路,有的地方很笔直,似乎稍作修理便可乘汽车直达洞内数公里,有的地段则很曲折,如九曲回廊。洞中有悦心的洞府使人流连,有迷人的厅堂使人忘返,更有仙境般的乐园令人陶醉。这些厅堂、洞府、乐园,有的可停放数十辆小汽车,有的可作万人大会场,这种巨型的厅堂洞府,为南国众多名岩胜洞所少见。

金伦洞迷人神妙、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观是倒影世界,清澈透明的河水,波平如镜,水底的细沙可以看得明明白白,观之如万丈深渊,其实深不过1米。洞顶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倒映水中,这些石笋、石柱、石幔、石钟乳完全是天然造化,既像莽莽苍苍的林海雪原,又如欧洲中世纪的古城堡,还有人说像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真是怎么看怎么神奇,怎么看怎么令人浮想联翩,赞不绝口。

鬼斧神工地构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洞顶钟乳石倒影水中,形成北国林海雪原、沧海桑田、银光闪烁如果善于联想,那真是幻象无穷,不过可惜的是,相机还是没法拍出这奇妙的视觉。

各种形态的石钟乳随处可见,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不同的光影,美轮美奂,石钟乳是石笋、石柱的统称,据说是在漫长地质历史变换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长成这么大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溶洞之美,疑为天上宫阙。栈道凌空,百洞相接。我感叹这些地质构造的形成,这些物质需要沉睡多久才能变成美丽的石钟乳?在亿万年前这里经历了什么?一定是山崩地裂的力量经过这里吧,要不怎么形成的山洞与这不知道哪儿来的沟渠河水!

金伦洞中的暗河密布,纵横在墨色的洞穴四处,不知道通往何方,在洞穴的出口路上,有一条大河,说是大河就是比较宽阔一些的水域,延伸在另一条山洞的深处,如果没有路口的灯光,压根就看不到河水的流向。

我从人工搭建的木桥走过,下面的水面上停靠有两只小船,那是供游客乘坐漂流进黑暗洞穴的小船,我问我可以向洞中漂流一次吗?导游说,漂一次大概需要两三个小时,咱们时间不够了。

只好作罢,我想,如果还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得体验下在暗河中漂向未知世界的感觉……

 

行客旅游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6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