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2022-02-23 作者: 蒲公英的花瓣

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隐秘安静,白求恩当年在这里战斗

2004年,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纪念馆被定为河北省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同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纪念馆。

路过河北涞源卧佛堂镇屯庄的时候,看到这里有一处红色旅游点,原来这里白求恩当年战地手术室,如今这已成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17日,这里建成了一座纪念馆,用来缅怀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友人。

白求恩全名叫诺尔曼·白求恩,胸外科医师,加拿大的共产党员,后来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斗争。1939年10月,白求恩随我军医疗队冲破敌人的封锁线,到达冀中抗日前线。当时,日本侵略军在华北进行扫荡,贺龙将军率八路军120师在冀中军区的配合下,连续粉碎了日军的五次围攻,但也伤亡惨重。

我军医疗队在涞源卧佛堂镇屯庄这里隐蔽,白求恩的手术室就在这里的一个小庙里展开了工作,说是手术台,其实就是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乡村小庙叫真武庙,离主战场仅有3公里。史料记载,在歼灭战激战的三天三夜中,白求恩在这间简陋的战地手术室里,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创造了火线治愈率85%的奇迹。

这间小庙位于到村北山坡,进入要经过一条不宽的小河。扶着河上木质吊桥的铁链,一路摇摇晃晃就走到了对岸。左手边是一圈围墙,灰白色的墙体上,“白求恩战地手术室旧址”的牌子格外醒目。

步入院内,只见中央坐西朝东立着一座白求恩半身汉白玉雕像,他目光坚毅,凝视着前方。雕像基座上,分别刻有“白求恩大夫传略”和聂荣臻元帅、吕正操上将的题词。雕像后面,一座矮小古老的山神庙静静伫立,前梁仅比一个成人略高,横向不过三步,纵向也只有五步多一点,面积不足10平方米。庙内墙壁上,年代久远的壁画残迹犹存;庙沿椽头上,曾经的彩绘图案已难觅踪迹。

这间小庙内墙壁上还有年代久远的壁画。一张床板搭建的手术台,实景还原了当年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时的场景。一旁的白求恩塑像非常逼真,眉毛胡须都清晰可见,表情写满了坚毅。手术室的旁边,院子西面则是消毒室。

小庙东面是白求恩事迹展厅,展厅内有白求恩使用过的33件实物、当时拍摄的170余幅图片及一座歼灭战模拟演示沙盘。这里的史料记载,1939年11月1日,在此地赢得战斗胜利后,白求恩一行到达易县甘河净后方医院,在为一位伤员做手术时,他受伤的手指受到致命的细菌感染而离世,终年49岁。

2004年,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纪念馆被定为河北省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同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纪念馆。

行客旅游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6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