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目的地,很多地方名不副实,或者在旺季人多到让人无心浏览,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次糟糕的旅游体验。但是在我国,也有很多如诗如画的美景,或是因为交通、或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并不为广大游客所知,比如烟台的长山列岛。
长山列岛又叫长岛、庙岛群岛,地处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湾,行政归属烟台长岛县,岛屿群的组成由32个大小岛屿,这里的景观丰富,包含九丈崖、月牙湾、林海、望福礁、黄渤海交汇线等多处,大海风光不亚于那些世界知名的海湾。
长岛县下辖的乡镇面积也都不大,有不少一岛一村一乡的情况,我那天去的小村子叫什么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那天晚上的海鲜盛宴简直是奢华无比。
上长岛必须要先到蓬莱,从蓬莱码头坐客船大约三十分钟样子便到了岛上,岛的周围港湾星罗棋布,海水浴场随处可见,在村子里随便走走,你就能感受到这里是一座天然的海上花园。古朴的民居,现代化农村的面貌,估计在不同航的年月里,这里应该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渔村。
有史料记载,蓬莱仙境之源在长岛,岛内的山、洞、柱、石、滩等海洋风光独特旖旎,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3.2%,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理位置,成为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据说每年途经此地的候鸟数量达百万只之多,种类达200名种,长岛因此被冠以“候鸟驿站”的美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写下“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诗句,赋予了长岛最动人、最神奇的自然美。在《镜花缘》、《西游记》等神话小说中,长岛也被描绘成超脱凡尘的世外桃源,充满了神秘色彩,古时美丽的长岛现在依然以她独特的碧海、蓝天、崖壁和沙滩,延续着她的美丽。
除了美丽无限的风光外,这里还是沉淀着红色的历史人文,这里既是出入渤海的唯一海上通道,也是拱卫京津的门户,其战略地位重要可见一斑。早年抗日期间,我军在这里与鬼子展开了殊死争夺,也在这里与国民党军进行过激烈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许世友将军率部一举解放长山列岛,据说这次战斗也成功创造了陆军打海军、木船打军舰的经典战例。
如今山河无恙,草木盛放,风平浪静的时光沉淀着厚重的历史人文,险峻的山崖,湍急的水流,棋布的岩礁构成了独树一帜让人过目不忘的自然景观,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也镌刻在这每一寸的时光里,成为后世的仰望。
长岛之所以又被称作“庙岛群岛”,是因为这里有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显应官”。
从岛上的小村码头出发,客船行进大约二十几分钟的样子便可抵达庙岛,海鸥似乎是这里的主人,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成群结队,追着客船,有人抛出面包屑或者将火腿肠切成小块,它们俯冲着过来抢食,然后有飞快离去。沿途有一些小岛仿佛荒芜,或者准确说是一座孤立的小山,没有草木,也没有建筑,宛如巨大高耸的礁石,但却称得上是小岛或者小山,或许那就是海鸥的栖息之地吧。
从庙岛码头上岸即可看见妈祖庙的建筑,这里也是一个小村庄,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去转转,那天我就去看了下妈祖庙,没进这个小村,颇有遗憾。
资料说,这间妈祖庙始建于宋徽宗年代,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敬称其为“海神娘娘庙”,是中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距今已有892年的历史。庙内供奉的妈祖塑像铸造于北宋宜和七年(1125) ,是世界上唯一一尊铜身妈祖塑像,也是国家级文物。
有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我们对海南的一些岛屿似乎耳熟能详,但是对于中国的第二大群岛的长岛却知之甚少,其实这里无论是岛屿数量还是面积,与一些著名群岛比起来都毫不逊色,但知名度却并不高。
这里的海产品异常丰富,各种藻类就多达119种,鱼虾类就有30多种,还有贝类19种以及海参、鲍鱼、海胆等海味珍品,那天晚上回到住宿地,那里的老板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海鲜盛宴,我必须承认,看到一大桌子海鲜的时候,我有点瞠目结舌,这或许是我见到的最奢华的海鲜大餐了,很多我见过和没见过的海产品,层层叠叠摆满了一桌,那一晚,我们把店家的酒喝了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