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2021-05-16 作者: 小鱼儿去旅行

江南周庄,凭什么成为“全球十大最美小镇”

据说这里枕河而居的原住民有800之多,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盛赞“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似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向往的江南,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水乡。说起江南水乡,周庄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

      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曾被美国CNN列为“全球十大最美小镇”。史料记载,春秋时这里是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隋唐时称“贞丰里”,宋元祐元年,也就是公元1086年,一名姓周的年轻人因才情出众被封官职“迪功郎”(从九品,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这名年轻人捐田建寺,深受乡人爱戴,就将贞丰里改名为“周庄”。

      江南多雨,周庄的雨更是细密缠绵,那天我抵达的时候,从酒店借了一把伞,不料,酒店的伞太大,竟然没法正常通过这里的小巷,或许,这里的小巷只是适合那种撑着油纸伞通过的姑娘吧。

     据说这里之所以誉满世界,是因为1983年著名画家陈逸飞在这里创作了油画《双桥》,从而让世界认识了周庄。我没有探寻画家当年以哪座小桥为原型画出了世人的共情,单是这里的草木房屋和溪流老人,就足以让来客浮躁的内心安静下来,即是离开这里或许也念念不忘——因为这里确实承载了人们对于安放乡愁的向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渔米水乡,富饶、安逸的水土滋养了如水的人儿,造就了一个个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置身于周庄古镇,水巷之间,驳岸、拱桥、粉墙、黛瓦……这一切如同前世的记忆,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水韵清幽尽在河,舟行橹唱乐清波;江南古镇迷人色,把酒临风趣味多。”

     周庄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若要选中国最热门的水乡古镇,周庄想必名列前茅,这里长期以来一直是摄影师、作家、艺术家、甚至电视电影的取景最佳地点。这里的韵味绝不是一两幢古建筑、三四座老石桥就能反映出来的,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难怪这里有一个醒目的口号叫“有一种生活叫周庄”。

    随意在小巷游走,那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镶嵌在岸边,变化多端的缆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妇女;围坐一起绣花聊天的老妇;街角的裁缝店;享受日光浴的马桶;甚至民居洗涤后的流水声……或正是这些有温度的日子造就了今世此地的安然和宁静。

    据说这里枕河而居的原住民有800之多,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盛赞“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建筑大师贝聿铭题词“周庄是国宝”,这些大师们想必一定也喜欢“小桥流水人家”如入画卷的意境吧。

     古镇清幽韵在河,家家枕水小桥多;茶来做酒当酣醉,悠悠岁月梦几何。在众多明清古韵的民居中,不得不提的是沈厅。沈厅是明朝的巨富沈万三的宅院,据民间传闻,周庄就是因为此人而成为江南著名的古镇,不但是周庄受惠于他,南京城的建城,沈万三还有一半的功劳。传闻真假无从考究,但是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沈万三当年的实力和影响力。时至今日,这里的小巷摊档中,万三猪蹄随处可见,也成为来客必尝的美食之一。

    作为江南一代气势恢宏的民宅,沈厅是“七进五门楼”建筑风格,厅堂楼阁以雕刻出众匠心独运,彰显了江南富贵人家的气派,时光荏苒,昔日室主人的奢华与荣光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唯有这些写满了岁月痕迹的古老建筑,在默默的向我们诉说着,当年发生在这个庭院的每一个凄婉故事与悲欢情仇。

     这里大户人家的宅院颇多,“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描述的是明朝官宦人家张厅的宅第。张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 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

      厅堂内明式红木家具,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历经五百多年沧桑,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宅昔日的风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周庄张厅,白墙黛瓦,马头墙巍然耸立,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漫步其间,可以感受到那种沧桑古意以及古与今的强烈碰撞与交织,真恐一不小心,走进某个古老的朝代……此外还有章厅、迮厅等等令人唏嘘感怀。

    古戏台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如果你来到周庄,无论是否听懂昆曲,都要去看一看来自遥远的古老文化的低吟浅唱,周庄的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那一幕幕剧情讲述了早年的邂逅与别离、爱恨和悲欢。

     白天的周庄当然不是全部的周庄,这里的夜色也十分别致。洗去白天的喧嚣,夜的静谧更加柔美,淡淡的月光洒在青瓦白墙上,红红的灯笼映衬在小桥流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有文学爱好者这样描述周庄的夜——“夜色渐浓,周庄似一朵睡莲在水面悄然开放,薄雾笼轻寒,柳色迷人,夜色迷人,周庄,旷世的诗人已备足了语言、文字,开始缓缓抒情。”这文艺范十足的描述让周庄更加更加轻盈,更加柔软。灯影、船影、楼影、桥影,风声、水声、桨声,从空间到时间,从名词到动词,从梦境到现实都被周庄抒发得淋漓尽致,叹为观止……

    不得不说,古镇的夜色令人沉醉,青石曲巷、庭院楼阁、青砖碧瓦,在灯光的勾勒下尽显典雅庄严,小巷中摩肩接踵的游客没有惯常闹市的喧嚣,而是全都悄言细语地感受这古朴民居的无限韵致,你会觉得古城有一种超然人寰的宁静,是另一种美丽画卷。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身旁紧紧偎依的一幢幢青瓦木楼和一户挨一户的小商铺,仿佛在述说着几百年来小小古城的富庶繁华。

     云月当窗闻短笛,波灯蘸橹过渔歌;沧桑已向今宵醉,莫辩仙尘差几何?随便寻一处临水而设的茶肆酒吧或钻进岸边一家餐馆,一人独饮或亲朋偕欢,那种江湖悠然的质感油然而生。此刻不必说河灯随波逐流的星星点点,不必说溪流桨声,单是无边的清欢就早已将内心的烦乱远远驱散,“灯影船歌多旖旎,晚风扶醉下迷楼”的欢畅轻而易举就占据了这个尘世……

行客旅游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6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