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光盖山海拔3800米的山峰,遥望坠落人间的天堂扎尕那,一路清溪,牧场,村落,肃穆威严的雪山沿道矗立……
车巴沟拥有世界罕见的第四纪古冰川地貌、百年藏寨尼巴村、光盖山等珍贵自然人文景观,是卓尼县乃至甘南最具原始性、神秘性和多样性的重点景区。这里交通便利,景色秀美,是避暑、旅游、休闲的理想之隅。沿着约瑟夫·洛克当年的足迹,寻访封藏的秘境:百年藏寨尼巴村还保留着倚山而建的古老木制建筑。翻越光盖山海拔3800米的山峰,遥望坠落人间的天堂扎尕那,一路清溪,牧场,村落,肃穆威严的雪山沿道矗立……
车巴沟沿途的村寨均为传统藏族木楼板房,晾晒庄稼的木架密密匝匝,随处可见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动,无不显示藏寨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浓郁的宗教氛围。麻路出发进车巴沟,沿车巴河这条路风景独特,厚载人文,有着不亚于川藏线的自驾体验,我们也称之为洛克之路。
百年藏寨尼巴村
尼巴村地处车巴河中游的尼巴乡,全村近三百户人家,两千多藏族居民。“尼巴”藏语意为“阳坡”。相传很久以前,在川西北草原居住的一户亦神亦人的英雄家族,为了寻找新的家园,翻山越岭,沿着一条小溪顺流而下,当他经过现尼巴村时,被当地的美景所吸引,定居在今尼巴村,每日颂经、放牧,最后发展成了尼巴和什巴为主体的上沟村落。
村寨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清澈的车巴河穿村逶迤而过,寨前几行陈列有致的嘛呢旗在朔风中索索抖动,村寨的房屋建筑样式类同,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古色古香。
尼巴村是一座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藏族古老村落。2013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为中国传统村落。这是甘南州唯一一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密宗法舞—贡巴寺
贡巴寺又名万寿寺,藏语称“噶丹扎西桑珠林”。位于卓尼县城西南63公里的江迭路间,车巴沟的刀告乡境内。寺院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环境优雅,被佛教信徒尊为吉祥宝地。寺院始建于1888年,由在新疆抗击沙俄为大清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车巴沟石矿村人贡噶坚赞(也称贡噶坚赞,即第一世喇嘛噶绕仓)修建。
贡巴寺在甘南州内是仅次于拉卜楞寺院的第二大寺院,下辖6个学院(即:闻思学院、时轮学院、藏医学院、密宗学院、印经学院、法舞学院)、6个昂钦、491名僧侣。
贡巴寺的法会和佛事活动当中,在甘南地区享有盛誉的当属跳法舞,法舞藏语称“羌姆”,舞者面戴神、魔形象的面具,属密宗的机密咒法舞。寺院设立法舞学院。学院对习舞的僧人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要苦练舞蹈步法动作,而且还要学习密咒语和坐禅修行。
什巴温泉
卓尼,以及整个藏区,都有着浓厚的神水崇拜。充满朴素智慧的藏族先民,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尊崇自然、敬畏自然的法则,其中的核心就是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在车巴沟的什巴村,什巴温泉被视作神泉,为了防止神灵受到冒犯或是惊扰,外来的人如果没有当地村民的允许,将无法靠近这里,一睹真容。作为一眼得天独厚的温泉,什巴温泉的温度常年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所以即便是现在春寒料峭的季节,它的周围依然长满苔藓,春意盎然,俨然童话里的世界一般。
作为被远近村民敬仰的对象,这里挂满了保佑安宁祥和、抵御邪恶的风马旗。除了恒温,什巴温泉的水质清冽,尤为难得的是其中还富含多种对人类身体大有裨益的微量元素,据说对治疗消化道疾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对于远近的村民来说,什巴温泉不仅有尊崇的高冷属性,平日的生活里,年节或是重要的日子,信众会来此处敬拜,祈愿平安,同时它还有十分亲民的一面,当人们身体生病或是有虚弱症时,会来此朝拜敬奉,汲饮神泉,祈祷能够加速身体的康复。
山水藏家-戏动江车
江车村位于卓尼县尼巴乡境内,东与尼巴村接壤,南与迭部和四川若尔盖接壤,西北靠碌曲,全村总面积400余平方公里,拥有草山50余万亩,是纯藏族的畜牧业村。村寨里,深藏着众多造形美观、风貌古朴、鲜为人知的乡土民居。江车藏寨,因为偏远而闭塞,因为闭塞而神秘,又因为神秘而令人向往;如此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乡土民居资源,是中国乡土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多年来这些乡土民居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
江车村业余南木特藏戏团,自1978年成立至今,排练并演出了多部深受广大藏族同胞的喜爱藏戏。为了提高演出水平,多次派人到拉卜楞红教寺、碌曲县郎木寺吉柯合村学习。藏戏一般在春、夏、秋季演出,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正月初三-初七)演出。该藏戏团在卓尼、夏河、临潭、碌曲等地农牧村演出近百场次。截止目前已演出200多场次,观众达到30余万人次。
藏区桃源——麻路水乡
麻路景区位于卓尼县的西南部50多公里处,是扎古录镇的驻地。洮河与车巴河、立竹沟小河、塔乍沟小河、还有洮河北岸的数条小河在此汇入洮河。
麻路景区森林密蔽,草场起伏,河流交织,山体纵横,良田阡陌,牛羊满山,横跨碧波荡漾的洮河两岸;柏香山古柏蔽日,诉说着仙女沐浴的风情;山脚下,月牙小湖浮光掠影。自高崖断壁直铺崖底的九眼泉冰瀑冰挂如雕、冰峰悬凝;迭当什村大唐神策军驻地遗址,板筑夹棍遗迹犹存,当年创立神策军的名将哥舒潮驰骋疆场、戎马一生的传奇与威名久传不衰。
麻路村是麻路藏族风情旅游开发小区的中心,座落在洮河与车巴河交汇的三角洲上,像一块绿宝石沐着日光月华。长满千年古柏的柏香山,山下的村镇藏式木楼与红瓦相间,比江南水乡多了一丝硬朗,比北方民居多了几分色彩,却恰到好处的贴近自然,散发着藏区风格的魅力。
麻路藏语为“下游部落”,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卓尼境内仅次于县城柳林镇的又一集镇。
车巴沟服饰
车巴沟妇女的服饰古朴华丽,男子的服饰则威武雄壮,充分显示出了粗犷剽悍甚至有点野性的美。他们头戴狐皮帽、毡帽、烟筒帽、花帽、圆锥形羊羔皮帽,身着皮袄或袢袄。男子皮袄样式与女子相似,只是更显肥大。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用豹皮、水獭皮、貂皮、“十”字形红蓝竖条纹的氆氇、黄丝带等包边。包边的宽度因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等,一般为15厘米至20厘米,亦有更宽者。皮袄内穿高领斜襟衬衫,面料多为绸缎,颜色喜用蓝、白、灰等色。
为了便于活动,穿皮袄时袒露右臂,把袖子系在腰间,在胸前留一个突出的空隙,酷似一个袋子,外出时可以存放生活必需品,甚至可以放幼儿。夜晚睡觉时,皮袄可以当被、褥两用,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物多用。下身穿黑色或深蓝色裤子,足蹬黑色或棕色长筒牛皮靴子,佩挂腰刀,显得高大威猛。他们也戴珊瑚项链,但腰刀和火镰是必须的,刀把上镶有绿松石、珊瑚,刀鞘上刻有精美图案,火镰也镶嵌珊瑚,做工十分精美。
光盖山
光盖山,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是迭山山脉的一座山峰,拥有罕见的第四世纪冰川遗址,海拔4700米,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紧挨迭部北部的人间天堂扎尕那山,靠近车巴沟源地。
站在山顶远眺,浩瀚的百里石林、石峰光洁铮亮,嶙峋入穹,无树、无土、无尘、无垢!光盖山因深处腹地,游人较少,这也使它完好的保留了自然风光,尤其是飘雪时,山顶的石林与积雪交相呼应,震撼人心。沿江迭路南至光盖山第一观景台(海拔3521米),可看到石长城。至第二观景台(海拔3887米)欣赏华尔干大山神、赛欠沟银河,继续前行还有第三观景台(海拔3950米)和第四观景台(海拔3998米),光盖山石林景观便一览无余。
洛克之路
洛克之路,从卓尼县城出发,经过临潭县城,往车巴沟方向,途径麻路水乡、贡巴寺、尼巴百年藏寨,最后到达光盖山。这条被誉为“卓尼最美自驾游路线”的洛克之路是上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卓尼徒步行至迭部的路线,一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洮河一直伴随而行,道路两旁一片青翠绿意,与蓝天白云构成醉人的田园美景... ...
2016年3月5日,上海国际中心,各省旅游局、业界媒体、自驾俱乐部汇聚一堂,旅游业界瞩目的2015年度中国自驾游线路评选最终揭晓,卓尼“洛克之路”不负众望,以最高票数获得中线人文金奖!
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探险家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布80个页码的专题,为世人展现了甘南卓尼这片雪域高原的神奇魅力。近年来,为深度开发卓尼民族风情自驾旅游产品,卓尼已连续举办两届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组织全国媒体重走洛克之路,体验“卓尼最美自驾游路线”,使甘南和卓尼在我国东部沿海自驾车友中声名大振。
编辑 桐亚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