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刘公岛:一座与众不同的岛屿

  • 行客旅游网
  • 2020-08-04
  •   
  • 刘公岛,承载着深沉民族情感的一湾海域。


    ▲刘公岛。放猪江湖 摄

         日前,威海刘公岛景区发布通告,景区门票在非法定节假日执行优惠价格,票价为77元/人次(含往返船票和景区景点门票);在法定节假日执行原定价,票价为122元/人次(含往返船票和景区景点门票)。

         通告显示,在非法定节假日执行优惠价格外,还对特殊群体如儿童及残疾军人、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学生、持有本市民政部门颁发的《最低生活保障证》的低保人员、医护人员等实行优惠价格,此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图片截取自刘公岛官网。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面积3.15平方公里,距威海市区2.1海里,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7%,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

         岛上人文景观丰富,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清朝海军公所、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刘公岛海域。放猪江湖 摄

         作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海战决战地和英国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租借地,刘公岛既见证了中国自强梦碎的千古悲剧,也留下了中国追赶世界的深刻足迹,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情感、最执着的复兴追求。

         在刘公岛一隅,有一座“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属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管理保护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威海湾南北两岸与刘公岛上28处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遗址。馆址位于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及其附属建筑内。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放猪江湖 摄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放猪江湖 摄

         位于刘公岛西部南坡傍海高地的海军公所,又称水师衙门,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座北朝南,背山面海,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正规化海军的指挥机构。作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代表性文物遗址,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军事衙门之一。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内的雕塑。放猪江湖 摄

         岛上的甲午战争陈列馆以《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为基本陈列,分《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日本打开战争魔盒》、《民族屈辱与抗争》、《警钟长鸣》4个部分进行展示,陈展面积4500多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珍贵文物300多件,辅助展品100多件套,以及大量油画、雕塑等艺术展品,走进去,发愤图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刘公岛上的炮台。放猪江湖 摄

    ▲刘公岛上复原的“定远”号纪念舰。放猪江湖 摄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刘公岛上还有一个村落——东村,东村居民大多是解放后从威海搬迁进来的,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居多。居民们就地取材,开起了渔家乐,为来岛的游客们提供美味的胶东海鲜大餐。

         在东村的入口,停靠着一艘舰船,这便是“定远”号纪念舰,主题景观是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历史上定远舰是19世纪工业文明的产物,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见证了中国海洋史上一段辉煌的往事,这艘军舰又因浓浓的甲午风云和甲午海战中的不屈表现,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刘公岛上苍翠遍野。放猪江湖 摄

         林木遍野的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树木共19个科目、80多种,野生花草50多种,鸟类50多种,树木以黑松为主,梅花鹿等数十种野生动物栖息园中,听涛崖、五花石、刘公泉、板疆石、贝草嘴等多处自然景观遍布园中,这里同时也是国宝大熊猫、麋鹿和台湾梅花鹿、长鬃山羊的易地搬迁栖息地。

    编辑 桐亚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