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起,龙门石窟景区推出了“夜游龙门”活动,让游客在晚间领略石窟造像的别样风采。

▲龙门石窟入口。放猪江湖 摄
日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文化报社组织的“百家媒体黄河行”采风活动走进洛阳,走进龙门石窟千年的夜色。
据介绍,2020年4月起,龙门石窟景区推出了“夜游龙门”活动,让游客在晚间领略石窟造像的别样风采。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 流而过,古称“伊阙”。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诸朝,断续营造达400多年,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夜色里的龙门石窟。放猪江湖 摄
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因伊阙正对隋代东都外郭城的南正门定鼎门, 恰似定鼎门前的天阙,而古代帝王又总是自喻为“龙”,故而隋炀帝就把伊阙改称为“龙门”。
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冠。
入夜的龙门是清幽雅致、玄妙空灵的。这里水绕山,山环水,徜徉其间,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而白天看去略显古朴的龙门桥,夜晚却恰似一道彩虹飞架伊河东西两岸,桥身的霓虹,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吸引了众多流连忘返的游客。

▲灯光下的石窟佛像。放猪江湖 摄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此处素为文人墨客钟情的游览胜地。又因龙门山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夜幕下的石窟展现出昼夜交替、光影变换的魅力,千余盏灯饰装扮下的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的石窟遗存,数以万计的大小佛龛、佛像如电影般完美呈现,置身其中,沐浴其光泽,泽被其芳香,惊艳了每一个游者的眼眸。

▲夜色下的龙门石窟。放猪江湖 摄
龙门石窟四周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佛塔80余座,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此外,景区内还有白园、香山寺等国内外知名景点。
编辑 桐亚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