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风的吹拂下,颗粒饱满的稻谷微微摇曳,层层叠叠,勾勒出一幅乡村丰收的美丽画卷。

从天空中俯瞰小河乡,金黄的稻田耀眼夺目,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蜿蜒的小路和静谧的村庄点缀其中,错落有致,秀美如画。在秋风的吹拂下,颗粒饱满的稻谷微微摇曳,层层叠叠,勾勒出一幅乡村丰收的美丽画卷。
规模化,这样种地“有赚头”
连日天气晴朗,开阔的金色田野里,到处是村民开着收割机来回忙碌的身影。小河大米厂厂长、建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卜桂林忙得不可开交,除收割自家400多亩以及合作社1200多亩的“玉针香”稻谷外,还要给大米厂“大升级”,全面升级大米加工设备,全力以赴做好合作社新丰收大米的加工准备。设备升级后将会大幅提高大米生产效率,从日产40吨一跃至日产100吨,而且新加工的大米口感也会更好。
小河大米厂是小河乡规模最大的米厂,该厂以生产加工“玉针香”优质大米闻名市场。小河乡生态条件优越,是长沙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位于罗霄山脉腹地,土壤肥沃无污染,雨水充沛,适宜的山区小气候和清澈的山泉水灌溉,孕育出了“玉针香”优质大米。该大米米粒修长、晶莹剔透,做出来的米饭营养全面,柔软丝滑,芳香四溢,满口余香。加上种植全过程执行绿色食品标准,采用杀虫灯、诱捕器、放养赤眼蜂等生物防控方法治病虫害,不喷洒农药,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认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小河“玉针香”大米摆上城区超市的柜台,并随着小河乡火爆的乡村旅游成为游客的“伴手礼”,名气越来越大,销量越来越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玉针香米已经成为了小河乡的一张亮丽名片。
虽然升级设备还有10余天才能完成,稻田也还正在进行收割,但是各地的订单已纷至沓来,这让厂长卜桂林和合作社的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实实在在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而在小河乡皇碑村400亩的蔬菜基地里,近20名当地村民正在忙着采摘茄子、黄瓜、辣椒,将打捆好的新鲜蔬菜成箱装进大卡车,于每天上午9时左右直接送往长沙农贸市场以及浏阳两型产业园。
近年来,小河乡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将合作社作为扶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目前全乡共有96家农业合作社,农民成为了股东,发展了产业,享受了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科技化,农业也可以“硬核”
“开着飞机撒农药,进军种田3.0时代”,前段时间小河乡种粮大户曾凡秀着实火了,学习强国等中央省市媒体纷纷报道他作为新时代职业农民,驾驶着小车去农田,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事迹,而这仅仅是小河乡科技农业的一个缩影。
小河乡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化,扎实推进农业的科学化生产和加工,用科技为农业赋能。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小河乡皇碑村和乌石村与两型产业园聪厨食品公司长期产销合作,村上集体流转土地,引进专业农业企业带领农户生产种植蔬菜,聪厨食品公司提供技术指导,产出的蔬菜直接供应食品公司。同时,皇碑村乡村振兴帮扶单位浏阳市农业农村局以及驻村第一书记经常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实地田间辅导,大幅提升了农民的种植收益,如今年蔬菜基地的茄子、辣椒等就成倍增加了产量。
除提高种植技术外,小河乡还致力推进产业本地化,皇碑村于2020年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蔬菜初加工基地,对蔬菜进行初级加工,解决了蔬菜保质期短、附加值低等问题,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农业增值效应。目前,蔬菜初加工基地机器轰鸣,正在抓紧加工供应给聪厨食品公司的梅干菜。
此外,今年小河乡还新建了物流集散中心,畅通了物流快递,打造了“蔬菜套餐”,将时令新鲜蔬菜送上了城市餐桌。延伸了“荷花+”产业,新发展了荷塘赏景、莲蓬采摘体验、莲子加工等,推动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从靠天吃饭到精准控制温度湿度、从弯腰锄地到机械化种植,从廉价贱卖到供不应求,在小河乡,农业不再“土得掉渣”,而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充满了科技含量。
乡村振兴关键要看产业振兴。今年来,小河乡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农业规模化和科技化,奋力打造省会全域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不断充实人民的“钱袋子”,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编辑 桐亚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