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产品加工指导司)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举办2025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推介活动。
来源 搜狐新闻
随着全国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用更多新产品、好服务,吸引游客走进乡村住下来、玩起来,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9月25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产品加工指导司)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举办2025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推介活动。活动聚焦“乡约秋韵,和乐同游”主题,现场发布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秋韵山水生态游、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乡村田园湿地品秋之旅等60条秋季精品线路,以及赵化星空民宿、青山岭天然氧吧等221个精品景点,为城乡游客提供亲近田园、品味乡韵、共享丰收乐趣的秋日休闲指南。
图为推介活动现场。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推介的全国各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有力促进农业生态涵养功能加快转化、休闲体验功能高端拓展、文化传承功能有形延伸,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彩赋能。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各地农事非遗体验和研学项目,带动了餐饮、民宿和“土特产”消费,田野阡陌间还涌现出旅拍、咖啡馆等一批新业态。一些地方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民族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持续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举办地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是全省“两山”理念转化示范地,也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24年,该村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
谷城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西周封谷国以来已有3100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以农作物“谷”命名的县,因炎帝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而得名。这里风光旖旎、人文鼎盛,拥有10家A级景区、8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2024年,谷城县接待游客71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29.7%。
在谷城县班河大峡谷景区,39岁退伍返乡创业的张建武扎根山区17年,带领退伍老兵、大学生和乡亲们,把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目的地,实现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图为班河大峡谷竹筏漂流。
位于城关镇老君山村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完善村域基础设施,打造出樱花谷乡村旅游景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以“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特色、文明复古”为目标,2016年开始分批次对农家房屋统一进行粉墙、黛瓦、红窗徽派式立面改造,经过多年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村庄布局,现景区修建有老子文化广场、古窑民居、十二生肖广场、樱花主题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景点,打造了仙人峰、八角亭、净心池、得一亭、观景桥等一众景观。2016年老君山村被列入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并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旅游名村等。
目前,城关镇以樱花谷景区为依托,积极鼓励返乡创业能人、农家乐业主与村民农户投身文旅事业,打造处特色凸显的农家乐与民宿集聚区,如九堰一居云上民宿、隐山云墅太空舱民宿等,有力有效推动了当地乡村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图为九堰一居云上民宿。
此外,老君山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渥的气候条件,建成黄精等中药材育苗和种植基地500亩,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以及乡村研学体验和互动参与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近年来,谷城县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作为“八山半水分半田”之地,谷城县种茶历史悠久,是襄阳高香茶发源地之一,更是高香名茶优势核心产区,茶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全县茶园种植面积有23.5万亩,茶叶综合年产值突破32亿元。
玉皇剑茶业等茶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谷城茶园与旅游相互促进,不仅带动了村庄经济的繁荣,更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在品茗与赏景中感受到乡村的魅力与活力。
图为石花生态白酒庄园酒博物馆。
位于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的石花生态白酒庄园是一处集生态旅游、酒文化展示、品牌传播、原酒窖藏、个性定制等功能于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也是襄阳乡村休闲旅游和工业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据该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石花生态白酒庄园是 “茶酒旅融合”项目省级优秀案例,已实现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下一步将围绕扩大高粱种植面积、恢复工业生产、拓展体验区域、升级文旅项目等重点内容,对“茶酒旅融合”进行提档升级,继续以生态为基,积极做好“文化+”,进一步延伸新型文化空间的服务功能,让文化熏陶“无处不在”,努力把石花生态白酒庄园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发更多强村富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 桐亚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