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北京分会场活动让我重游世界花卉大观园,园子从单一展示植物博物馆到集文化、科技、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地标,每个蜕变都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如今再踏入园中,发现这里早已突破静态展览的边界。
走进花的海洋,感受鸟语花香的宜人景象。2025 年 5 月 19 日中国旅游日,北京分会场活动让我重游位于京城南四环的世界花卉大观园。站在园区大门前,恍然惊觉这座园子已走过近二十载春秋,从曾经单纯展示奇花异草的 “植物博物馆”,到如今集文化、科技、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地标,它的每一次蜕变都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
记得初次到访时,花卉大观园刚刚落成,彼时园区以 “汇聚世界花卉精华” 为主题,玻璃温室里的奇花异草是绝对主角:巴西的帝王花高昂如冠,荷兰的郁金香织就彩虹地毯,来自沙漠的龙舌兰顶着尖锐叶片,仿佛在诉说跨越千里的移植故事。那时的它,更像一座供人仰望的自然奇观,让久居都市的人们得以窥见异域植物的生命力。
而今再踏入园中,发现这里早已突破 “静态展览” 的边界。5 月的园区,各色鲜花热烈盛放,既有常见花种,更不乏奇花异草,满园花香沁人心脾。胆大的鸽子悠然踱步,与游人亲密互动,成为亲子家庭的欢乐源泉。北门六大片花海是赏花绝佳起点,而绕园一周,花与绿植构成天然摄影背景,定格唯美瞬间。
惊喜远不止于此。室内大厅繁花簇拥,京剧演员婉转唱腔与溪水潺潺相互交织;草坪上,交响音乐微表演让人心随乐动;孩子们戴着 MR 眼镜,在航天科普游戏中体验火箭升空的奇妙。这些变化并非偶然 —— 园区自 2015 年起启动 “城市花园计划”,陆续引入非遗展演、自然教育课程与科技互动装置,将传统园林的诗意与现代生活的需求巧妙融合。这里早已超越单纯的观赏价值,成为城市记忆与未来想象碰撞的鲜活园区。
重游世界花卉大观园,我不仅邂逅了全球奇花异草,更见证了一片土地如何在时代浪潮中,以花为笔,书写出人与自然、传统与创新共生共荣的动人篇章。